智慧醫療步入中場 巨頭們何去何從?
來源:廈門衛健醫藥有限公司日期:2021-06-04字號:大中小
來源:廈門衛健醫藥有限公司日期:2021-06-04字號:大中小
來源:正和島
疫情之后,智慧醫療的風口被各路資本和巨頭吹得更猛了。
比如醫療器械巨頭邁瑞醫療推出了覆蓋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的三大智慧醫療解決方案,面板巨頭京東方花60億打造的智慧醫院正式開診。
回顧過去十余年醫療產業的數字化和智慧化改革,由BAT們打頭陣掀起的醫療互聯網化潮流非常顯眼,充分調動了C端消費者使用以買藥和咨詢服務為主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熱情。
艾媒咨詢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為544.7億,是2011年的34倍多。
今天輕量化的醫療服務完全可以在線獲取,智慧醫療的第一階段已經初步完成。但環視醫療產業的上游,尤其是上百萬醫療機構們,現狀并沒有那么樂觀,看起來智慧醫療風口下最受益的他們,其實大多數還沒和智慧醫療很好地接軌,依然很傳統。
01、BAT們共創賣藥繁榮
今天的互聯網醫療仍然困于不賺錢的魔咒里,但不可否認,互聯網醫療是智慧醫療的起點,也是智慧醫療最初始的形態,因為智慧醫療實現的前提就是互聯化。
BAT們和一眾被資本選出來的先行者,是互聯網醫療賽道最早的弄潮兒。從互聯網醫療早期的發展史來看,BAT們的玩法主要還是醫療消費服務的在線化,也就是醫藥電商、在線診療這樣比較輕量化的服務。
像醫藥電商這塊,就是聯合一些藥品和器械供應商,或者線下藥店,以在線商店的方式滿足消費者的購藥需求,其中藥品即時外送和非處方藥是兩個競爭焦點。
至于在線問診,主要還是聯合一些醫生或醫院,提供簡單的信息咨詢服務或者將患者引流到線下醫院。
當然重點還是賣藥,而在線問診可以和賣藥形成一個閉環,像騰訊微醫、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等,核心模式都是信息服務加醫藥電商。
為什么BAT們一開始都這么搞,一方面是因為BAT作為互聯網巨頭,優勢在于流量和資本,以及成熟的支付工具,不在于上游的供應鏈和制造環節,另一方面在于向消費者賣藥和賣信息,是一門比較容易賺錢和賺人氣的生意。
可以說,BAT們共建了互聯網醫療的繁榮,雖然資本化的競爭讓互聯網醫療蒙受不少爭議,但互聯網醫療模式讓消費者更快買到藥、隨時可問診,顯然是大功一件。可是與末端改革如火如荼不同,中游的醫療機構們就沒那么幸運了。
02、被動的醫療機構們
雖然BAT們在末端的信息和藥品器械消費場景上斗得不可開交,但不代表他們不對中上游的機會感興趣。
事實上BAT早些年就開始把部分注意力轉向產業互聯網,在醫療領域也都推出了一些解決方案,像阿里健康的人工智能開放平臺、騰訊的智慧醫療云、百度的醫療大數據解決方案。
但從BAT們提供的案例來看,目前使用這些服務的醫療機構還是少數,而且主要還是大型三甲。絕大多數醫療機構在面對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時,都是非常被動的。
第一個原因是醫療機構轉型升級的動力不足。頭部醫療機構的智慧化、數字化升級動力來源于競爭和醫療質量的提升,但中部和尾部的醫療機構因為資金力量有限、診療規模不大等原因,往往很難主動去進行設備和診療的數字化和智慧化升級。
第二個原因是醫療機構缺乏對解決方案的辨別能力。絕大多數醫療機構,甚至包括一些頭部機構,對智慧醫療的升級邏輯都不清楚,因為醫院往往是設備的使用者,而不是制造者。這就導致醫療機構在選擇誰以及選擇如何升級時,不知道正確答案是什么。
第三個原因是市面上的多數智慧醫療解決方案還不夠全能。BAT的智慧醫療方案,大多分為兩種,一種是籠統的技術解決方案,一種是病種解決方案,而大多數醫療場景的基礎都是硬件設備矩陣,所以單純軟件化的解決方案,很難得到醫療機構的認可和肯定。
和C端的醫療數字化、智慧化升級相比,B端的醫療機構們顯然面臨各種各樣的阻力。根據相關統計數據,目前批準的互聯網醫院只有600多家,但是醫療機構的數量卻在去年達到了100萬,數字化醫院的滲透率約萬分之六。
03、上游巨頭的初步摸索
在智慧醫療對C端加速滲透的情況下,只有B端醫療機構和上游的醫療器械制造商和數字化、智能化全面接軌,讓智慧醫療形成完整的服務鏈條,真正的智慧醫療才會到來。
雖然醫療機構們面臨改革的被動和選擇之困,但有一點向好的趨勢,那就是后疫情時代對智慧醫療的加速,讓一些上游的醫療器械龍頭看到了更多機會,持續加碼自己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
比如開頭提到的邁瑞醫療。和BAT們相比,有三十年歷史的邁瑞醫療這類醫療器械供應商的優勢在于更懂醫療設備和醫療場景的復雜需求,因此就能針對性給出軟硬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邁瑞醫療的主要產品覆蓋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三大業務領域,在技術和產品層面有深厚的積累,由此針對每個業務領域均推出了一站式的解決方案。
其一,“瑞智聯IT解決方案”,針對生命信息與支持場景,可以將監護儀、呼吸機等設備互聯,并將設備數據傳輸到數據專業分類系統,供醫護人員查看、管理和診斷。
其二,“邁瑞智檢實驗室”,針對體外診斷場景,在各類分析儀器的基礎上,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提高檢測效率和準確度的同時,還能實現全流程的智能管理。
其三,“瑞影云++”,針對醫學影像場景,基于各類影像設備和云端平臺,為醫護人員提供遠程質控、遠程診療、遠程培訓、云社區等服務。
可以發現,這三套解決方案都有共同的特征:第一,針對具體場景的全面解決方案;第二,和邁瑞的自有設備形成網聯,達到軟硬一體化;第三,儲存、調用、分析數據的能力;第四,遠程管控為診療管理過程提供可靠的防護性;第五,底層技術都有大數據、AI、云計算。
從醫療機構的角度看,邁瑞的這三套方案很有吸引力。一方面,一站式方案省心省力,這正是許多醫療機構夢寐以求的;另一方面,邁瑞作為國內醫療器械龍頭,專業性強。
但有一點值得注意,這幾套方案的成本高低會明顯影響到醫療機構的升級決策,畢竟智慧醫療目前看更多還是大中型醫療機構的剛需。
04、智慧醫療改革步入中場
智慧醫療的改革是場長跑,也是一項超級工程,因為需要對龐大的醫療產業鏈傳統基建進行全面換代翻新。所以對于當前智慧醫療存在的種種問題,我們應該有更多的耐心。
好消息是,邁瑞醫療們的加速進場是一個信號,意味著后續可能有更多的專業醫療供應商把業務延伸到解決方案領域,從而驅動醫療機構的規模化轉型。
邁瑞之于醫療機構,就像BAT之于醫療消費者,BAT們齊心捧紅了互聯網醫療,邁瑞醫療們有望讓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成為醫療機構們的共鳴。
后疫情時代為這種改變提供了更多有利的客觀環境,比如政策的不斷加碼、醫療機構對安全意識的大幅提升、醫護和消費者對診療效率需求的提升、診療設備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可以確定,智慧醫療改革正在步入中場階段,在前一階段互聯網醫療對終端下游的有效滲透后,我們會看到中上游的醫療機構和設備制造商,向智慧醫療模式全面靠攏。
這個過程也需要BAT和資本們的努力,如果他們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中上游,那么被動的醫療機構們,就會更主動地升級,成為智慧醫療的忠實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