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智慧”讓重慶沿邊又靠海
來源:廈門衛健醫藥有限公司日期:2022-09-02字號:大中小
來源:廈門衛健醫藥有限公司日期:2022-09-02字號:大中小
智慧物流賦能鐵公水多式聯運體系高效運轉,助力重慶發揮“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聯結點作用。
智慧物流展廳
“智能蓄冷箱”可以實現-25℃至30℃等不同溫區的精準控溫;“無人叉車搬運機器人”作業效率高于同類產品30%;“集裝箱海包袋”防止泄漏、保障貨物無二次污染……
8月22日,在2022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現場,這些黑科技產品同時出現在一個展廳,共同構成了“智慧物流”的參展主旋律。
在這個“智慧物流暨數字通道主題展廳”內,文字、圖片、視頻以宏大的敘事方式,向人們展示了近年來,重慶搶抓國家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重大機遇,充分發揮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區位優勢,加快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的歷程。
“數智通道”讓出海通道更開放、更智能
7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重慶市萬州機場航空口岸對外開放,它成為了重慶市第二個開放航空口岸。至此,重慶成為西部內陸地區正式開放口岸數量最多、功能最全的城市,形成覆蓋水、陸、空、鐵、公多種運輸方式的立體開放口岸體系。
“要構建以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為依托的互聯互通網絡”,這是中央為重慶定下的任務。為深入貫徹落實這一要求,重慶積極建設智慧通道、智慧口岸、智慧平臺,著力實現通道智能化、通關便利化、平臺融合化,切實推動口岸物流智能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不斷提升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能級和水平。
市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電子口岸中心主任熊朝陽介紹,為落實口岸物流智能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要求,我市圍繞出海處境大通道,積極構建與之相匹配的“數智通道”體系:即“單一窗口”西部陸海新通道平臺、中歐班列可視化系統、水運口岸營商環境系統、智慧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重慶智慧口岸,持續為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賦能。
大通道是重慶對外開放的物流基礎,也是重慶打造智慧物流的重要載體。通過“數智通道”建設,不斷提升開放通道效率,讓物流更加開放、智能、共享。
到目前,重慶基本構建起連接歐亞、直達東盟、通江達海、暢行全球、智能便捷的復合型開放通道體系。2021年全市進出口總值超過8000億元,國際物流總量超過760萬噸。
“數字員工”為貨物出海出境降本提速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重慶國際鐵路班列累計開行突破2萬列。
以重慶為中心,國際鐵路網向四面八方呈現網狀分布,向南有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渝穗班列、中越班列、中老班列、中緬班列等;向西方向有中歐班列、中亞班列;向東有渝甬班列、渝滬班列;向北有渝滿俄班列。
比如向南方向,重慶已建成全國首個區域“單一窗口”——西部陸海新通道平臺,該平臺已上升為國家標準板,在全國推廣應用。平臺集智能通關、業務協同、數據應用、國際合作4大模塊,在線訂艙、集裝箱物流動態跟蹤等11項智慧化功能于一體,為沿線省區市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通關物流信息化服務。
用“數字員工”代替人工作業,單證申報成本降低50%以上,準確率提高到99%以上。開拓國際合作,與新加坡港共享國際海運船舶動態等8項關鍵數據。
與東盟國家(新加坡、老撾、越南等)開展數字提單應用,簽發22票數字提單。此外,通過區塊鏈技術高效結匯,將原來2天辦理的時效縮短到2分鐘,累計便利460余家企業辦理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融資結算超100億元,提升結算效率50%以上。
向西、向北方向,為做好重慶中歐班列和渝滿俄班列的安全穩定運行,口岸物流辦聯合有關部門,建立安全合作會商機制,啟動運輸安全服務網、GPS跟蹤報警系統等智慧安防預警平臺,通過7*24小時班列常態化監控,集裝箱位置、箱內溫濕度等全程數字化監控,解決了運輸貨物盜案后報案難、查辦難、挽損難等問題,增強了班列安全保障能力。
2021年沿線貨盜案發案同比下降22%、損失金額同比下降45%,提升了班列運輸服務質量。
插上智慧翅膀,黃金水道再增“含金量”
向東是重慶最重要的國際物流通道——長江黃金水道。為優化水運口岸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長江運輸效能,市政府口岸物流辦牽頭建設了水運口岸營商環境優化系統。通過該系統,實現了輔助過閘、預約查驗、智能拼艙等功能,有效提升水運效率及船舶裝載率,進一步提升長江運輸服務品質。
再向空中看,通過建設智慧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解決業務處理效率低、園區區域管理不足、信息交互貢獻不暢等痛點,實現了航空貨物進出港和中轉全業務流程信息化處理、貨運安檢信息全面集成、航空貨運數據可視化展示、國際快件包裹智能化查驗,國際快件日處理量達到2.8萬件,進一步降低航空物流運作成本,有力地支持重慶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
數據顯示:2021年重慶機場旅客吞吐量3576.6萬人次、同比增長2.4%,貨郵吞吐量47.7萬噸、同比增長15.9%,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22.1萬噸、同比增長46.8%,連續10年領跑西部主要樞紐機場。今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1162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2.4萬噸,分列國內樞紐機場第2位和第8位。
“CT”透視掃描集裝箱,效率提高20倍
烈日下的果園港口岸,一艘貨船靠港,檢查開始,沒有繁瑣的開箱、也沒有復雜的掏箱程序,很快,一個集裝箱便完成了檢驗。
這種不開箱的查驗得益于智能化設備的加持——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H986),它可以像醫院里的CT一樣,對貨物進行透視掃描,根據掃描形成的圖像來分析驗核貨物的實際狀況是否與申報內容相符,省去了開箱、掏箱、再裝箱環節,大幅減少了查驗時間,每小時可完成200個集裝箱查驗,效率提高了20多倍。
再比如,已投用的“集裝箱智能化理貨系統”,通過攝像頭、視頻監控和智能識別等網絡信息化手段,對貨物進行點數、計量、清理殘缺等,理貨信息與裝卸作業同步,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精準率。理貨確認時間由原來的24小時縮短至0.5小時,提升作業效率400%,降低運營成本約150萬元,智能化改造減少人工200余人。
這些只是果園港口岸實施一系列智能化、信息化項目中的縮影。
近年來,重慶口岸物流辦著重打造智慧口岸,提升整體通關便利化,優化營商環境。
重點圍繞業務流程優化、設施設備改造、信息系統建設,推動口岸信息系統互聯互通互享,便利人員和貨物快速通關,實現“隱形監管”“順勢監管”“無感通關”,進一步提升口岸作業水平和通關效率。
有了智慧物流的助力,賦能鐵公水多式聯運體系高效運轉,重慶很好地發揮了“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聯結點作用。以智慧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與長江黃金水道在果園港實現無縫聯接,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平臺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去年,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與長江黃金水道聯運2.8萬標箱。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與長江黃金水道聯運2.6萬標箱。截至今年6月,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與長江黃金水道累計聯運超7萬標箱。
重慶晨報記者 楊野 楊新宇
重慶擬推動規劃建設
“智慧國際物流樞紐創新示范區”
8月22日,2022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開幕。記者從市政府口岸物流辦獲悉,重慶依托“1+3+N”的鐵路物流基地布局,擬推動規劃建設“智慧國際物流樞紐創新示范區”,以物流樞紐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融合化發展為主線,全力支撐國際物流通道,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
創新示范區將發揮重慶港口型、陸港型、空港型三型國家物流樞紐優勢,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在試驗區內實現“智慧大腦”——指揮調度運營集成化、“發達神經”——信息萬物互聯開放化、“健壯軀干”——基礎設施系統無人化、“靈活四肢”——分揀搬運裝卸自動化,最終目標是實現示范區內管理、服務、運營的全面數字化和智慧化。
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加持下,智慧國際物流樞紐創新示范區具備了多種全自動化集成和協作能力。比如能積極推進自動化設備與物流樞紐在運輸、倉儲、包裝、搬運裝卸、流通加工等環節的融合發展、實踐應用,重點打造無人集裝箱貨區、研發高鐵貨運智能裝卸、倉配一體智能化管理系統、商品車無人裝卸貨區等示范場景并強化應用。
在開發開放一體銜接能力方面,創新示范區將全力推動重慶建設智慧國際物流樞紐,推進水、公、鐵、口岸、保稅、乃至金融、保險等多維度的融合發展。支持全市“1+5+N”物流信息系統落地應用。探索推動鐵路提單物權化、積極拓展鐵水聯運“一單制”應用范圍。
同時,創新示范區還將全面構建具備快速響應能力的智慧物流“數據大腦”。打造重慶乃至西南地區的智慧物流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打造智慧調度集中指揮和服務中心,建設鐵、水、公調度中心,形成“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內班列”“市域環線”“高鐵快運”“渝滬直達班輪”“跨境公路班車”等數智服務中心,服務覆蓋重慶全域鐵路貨場和專用線、鐵水聯運樞紐和代表型物流園區。
在平臺建設方面,創新示范區將推動搭建智慧中歐班列數智云平臺,深挖全球全國中歐班列大數據,促進中歐產業互動,發揮好數字中歐、智慧中歐的引領作用。